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基数如何算

2015-12-10 08:47 来源: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

【读者咨询】:我在一家日用品公司上班已有3年8个月之久,扣除保险等各项费用,税后月平均工资5420元。现单位以经济效益不好,提出与我解除劳动合同。为维护我自身合法权益,现向律师咨询以下问题:1、我是否可以向单位请求经济补偿?2、请求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是按税前还是税后?

【律师解答】: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王丽丽律师回复:1、单位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请求4个月的双倍工资的经济补偿金;2、请求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应当为包括奖金、社保、税费等在内的税前应得工资。

【律师说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上规定,经济补偿基数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超社平工资三倍的按三倍计算)。这里的工资是应得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劳动者每月应得工资与实发工资的主要差别在于各类扣款和费用。应得工资:指未扣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所有应发工资总和;实发工资:指实际到手的工资,即已扣税、社保费、公积金等费用。由于用人单位代扣的社会保险费、税费、其他扣款等均为个人劳动所得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只是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因此,所扣除的部分实际上是劳动者的工资,该部分款项应当计入工资性收入,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以税前的、未扣社保等费用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申德高 王莹)

编辑:QY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