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士提醒:小心“套路贷”

2020-05-28 09:47 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

  受疫情影响,从事服务行业的南通市民周先生最近业务减少、收入缩水,“手头有点紧”的他偶然看到了一条网贷广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下载App并注册了个人信息后,发现利息太高,没有点击确认借贷。谁料,5分钟后,竟然有1560元自动放到他的银行卡中。

  34岁的周先生在2020年4月8日上午9点左右,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时看到跳出一条网贷广告,宣称利息很低,“我很好奇,想尝试下能申请多少额度,具体利息多少。”于是,他下载注册了“金掌柜”App,提交了包括手机号、身份证等各种资料后,显示可贷款1560元,5天期限,还款3000元。周先生立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高利贷,因此,没有点击确认借贷。

  然而,5分钟后,1560元却自动放到周先生的银行卡中了。周先生当即联系“金掌柜”App的在线客服,但是客服回复:“您在注册的时候就已经默认借贷了”。周先生觉得很冤,称在注册的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文字提醒。4月8日上午10点17分,周先生到派出所报案,目前警方还在处理中。

  当天11点11分,周先生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立即还款,连本带息共计1998元,但令周先生气愤的是,4月8日下午5点多,突然又有一笔1560元的现金放到了他的银行卡中。周先生再次联系“金掌柜”客服,告知其已经报警,客服称是“系统自动放款的”,还表示,这次只要周先生把本金归还,就把他的资料信息给删了,以后不会再打扰他。4月9日上午9:04,周先生还掉本金1560元。

  噩梦并没有结束。4月10日上午,有一个自称“第三方”的人向周先生电话催款,周先生出示了还款截图后才消停。但是到了4月12日,又有一个自称是“金掌柜”客服的手机号打来催周先生还利息,并辱骂周先生。4月13日,另一个手机号的来电又来催利息。“这些我都有电话录音。”周先生说,他也不清楚后续这些催款电话跟“金掌柜”是否有关联,但至少可以说明信息被泄露了。周先生表示,在整件事情的过程中,“金掌柜”App未经他同意就擅自放款,放款1560元当天还款就需要1998元,当天的利息就高达28%!

  周先生遭遇的是非法放贷、暴力催收,建议向App平台所在省份的“扫黑办”、全国“扫黑办”投诉,网上可以查询到举报电话。

  北京市宝盈(南京)律师事务所雷颖律师表示,按照投诉者周先生的描述,将借贷约定作为格式条款并入注册协议中,属于无效格式条款。这种情况明显是违反个人意愿进行的强制放贷,还可能同时存在“砍头息”、利率过高等违规行为。遇到此类情况不必惊慌,注意保存截图、通话录音等证据,如遇暴力催收、电话威胁、个人信息遭泄露等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金融类App违规行为非常之多,国家逐渐在健全对网络金融App的管控,投诉者可以选择12315官网或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进行投诉举报。他表示,现在网络贷款仍旧处于违规行为频发、不能被及时监管的状态,在贷款时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套路贷”的本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收取“砍头息”等费用,虚增贷款金额的行为。具有行为目的非法性、债权债务虚假性、“讨债”方式多样性等特征。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因好奇“金掌柜”App在浏览器中投放的广告,点击注册后平台默认借贷并在后期还款中再次自动放款,恶意迫使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或变相“借款”行为,是有悖相关法律规定的。

  蒙慧欣还表示,“套路贷”一般都是以“温水煮青蛙”方式,通过一些醒目的文字、广告语等将消费者引诱到贷款中。如果消费者意识到自己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及时维权,避免“越陷越深”。“套路贷”维权需要收集证据,注意收集双方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借款协议等证据,以及借款的宣传界面等必要信息;此外,及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或帮助。(本报综合)

编辑:QY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