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押金没退还自动续费 应该如何维权

2020-09-14 15:36 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 冯烁)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ofo小黄车的押金要不回来了,现在似乎不少消费者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看到有个用户留言说,“小黄车ofo欠我99元押金时我还单身,现在我女儿都会走路叫爸爸了”,可见这事拖了有多久。

  不过,最近一件让消费者始料未及的事情却发生了,就是小黄车居然还在从消费者手中继续扣钱。这一波迷惑操作真的是让消费者完全懵了。小黄车扣掉的钱去哪儿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停止扣费呢?

  据媒体报道,最近,北京的周女士微信账户突然被扣了52元钱,经过她的查询发现原来是她的ofo季卡在自动扣款。

  周女士先是拨打了续费短信上留的电话,结果发现号码是空号;她又试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联系ofo方,也都没得到对方的回应。最后,她联系了微信客服,得知自己ofo季卡的自动续费功能是通过微信开通的,赶紧请微信客服人员帮忙取消了。

  和北京周女士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来自成都的周阿姨。周阿姨说:“大概是2018年我就用小黄车,一直在用,后来它生意不好,路上就没几辆小黄车了,怎么没用了它每个月都在扣这个钱,我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联系了客服也打不通,是空号,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者也下载了一下ofo软件,看到目前软件的标题后缀有“全网返利 购物省钱”的字眼,曾经的骑行平台已经变成了购物平台。登录ofo软件,确实找不到解绑骑车卡的进入端口,连首页曾经显示的“查看押金”入口也消失不见,未退押金的用户已经无法查看自己退押金的进度。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消费者向平台支付的每一笔费用,原则上所有权都应当属于消费者。刘俊海说:“消费者向小黄车平台支付了相关的费用,不管是第一次支付的原始费用,还是后来继续充值的费用,原则上所有权应当属于消费者,也就是消费者每骑一次单车扣一笔费用,余额由于消费者还没有消费,应当退还给消费者。”

  目前看来,想要退回款项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如果您也开通了ofo自动续费功能,按照下面的方式可以进行关闭:首先登陆微信,点击右下角“我”,并点选功能列表中的“支付”,之后在左边的支付界面中点选右上角的“…”,这样就可以进入到“支付管理”界面,然后会在中间的位置看到“扣费服务”的选项,可以在这里通过关闭微信支付的自动续费功能来停止这项扣费。

  此外提醒大家的是,除了ofo的季卡外,只要您通过微信开通了自动续费功能,诸如很多视频网站的会员、音乐APP会员,以及ETC自动扣款等,如果不想继续这项服务了,您都能通过微信进行终止设置。

  除了自动扣费让消费者感到哭笑不得以外,更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之所以还留着小黄车的软件是因为自己的押金还没有退回来。去年以来,小黄车破产清算的消息频频传来,尽管小黄车出来辟过谣,但消费者依然担心一旦小黄车破了产,曾经的押金是不是就打了水漂?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日,ofo平台共有1600多万用户在等候退还押金,以当时ofo最低押金99元计算,ofo债务总额高达16亿元人民币。

  近些年小黄车的“生死”其实备受大家关注,去年4月,ofo运营主体之一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登上了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有不少消费者担心,如果小黄车破产了是不是就没办法追回押金了呢?目前来看,被申请破产并不等于进入破产程序。只有在法院受理申请后,才会进入重整或破产清算的程序。

  刘俊海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破产法规定,在企业宣告破产以后,有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获得优先清偿。但是有担保的债权人通常都是银行等大机构,消费者属于没有担保的债权人。刘俊海说:“至于没有担保的债权人,有的时候就得和普通的债权人一起,共同排队打折受偿,有的获偿比例是10%,有的是5%。但是在每个企业破产案例当中,比例都不太相同。有担保的债券人并不多,实践当中基本都是银行,银行向平台公司发放贷款的时候,基本上要索要担保手段,包括不动产的抵押、动产的质押、知识产权的质押、股票股权的质押等。普通的消费者只能是普通的债权人,在没有特别担保的情况下,结果不是非常乐观。因为等银行把贷款收回了以后,轮到无担保债权人的时候,可能所剩无几了。”

  尽管目前看来,消费者追回押金的希望比较渺茫,但刘俊海依然建议消费者要及时在有效诉讼时间内主张权利。刘俊海说:“消费者从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之内,如果还不积极主张权利的话,这笔钱就成了自然债务了。平台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哪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再去排队申报债权的时候,也是如此。”

编辑:QY001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