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门提示您:炎炎夏日,一定要预防燃气火灾事故

2015-07-16 08:49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

进入夏季以来,气温节节攀升。7月12日6时许,北京市预警中心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平原地区最高气温达到了38℃至39℃,局地超过40℃。然而,近期居民家庭燃气类火灾随着气温的持续走高也时有发生,仅从1月5日至7月12日就发生多起燃气爆炸起火事故。比如:

6月24日凌晨3时13分,北京房山区加州水郡小区141号楼1402发生燃气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火将周边几户居民窗户悉数烧毁,爆炸声将不少居民从睡梦中惊醒。目击者称,由于火势过猛,失火房屋内一33岁的女子从14层窗户跳到13层室外空调机上躲避。随后,被赶来的消防官兵救出,女子一部分头发被大火烧光,身体多处重度烧伤。经初步调查,火灾属于燃气爆燃事故。

7月12日7时40分,北京海淀区清河毛纺厂邮局西侧一饭馆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燃,现场搜救出1名伤者……

诸如此类的安全惨剧正不断上演,然而诸多的不幸遭遇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命题:家庭燃气安全使用攸关生命。燃气用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关紧燃气用具“安全阀”,严防生命安危的最后一道“关卡”,才能避免悲剧的重复发生。

据北京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金德洙处长介绍:炎炎夏日气温高,历来是用气高峰,也是火灾的多发季节,特别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防范更是每个家庭和餐企特别需要高度警惕的事情。具体说到燃气,它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燃烧而放出热量,供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使用。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按燃气的来源,通常可以把燃气分为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质气等。

随着气温升高,燃气会受热膨胀,燃气管道内的气压会增大,容易发生泄漏。由于燃气的比重比空气大,一旦泄露,会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在低洼处形成积聚,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

当空气中燃气比例达到一定数值时,容易引起爆炸,同时随着冲击波方向相反的强大吸力,“一推一拉”加大破坏程度,使建筑严重破损,人员伤亡惨重,火场更加复杂。

居民家庭用火做饭,燃气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然而,家里的燃气一旦发现泄露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财产损失,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我们一定要严防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那么如何防范燃气泄漏爆炸事故?

金德洙介绍,首先,要严禁将液化石油气钢瓶存放在住人的房间、办公室和人员稠密的公共场所。其次,严禁液化气钢瓶与其他火源同室布置;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与燃气灶具之间应使用耐油橡胶软管连接,长度应控制在1.2米~2米之间,超过2米时,应采用硬管连接;厨房等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使用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液化石油气不得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或通风不良的场所;气瓶总重量超过100公斤的,应设置独立的气瓶间;气瓶间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度不应低于2.2米,地面材料应采用不发生火花材料,不得与厨房有连通的门、窗、洞口。还有,气瓶间应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开关应安装在室外,应配备干粉灭火器;燃气管道应明设,位置应远离热源,灶前管与燃气灶具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米。

相关专家介绍说,为了引起人们警觉,民用燃气中一般都加有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如果居民在房屋里闻到异味或听到燃气泄漏报警,一是立即关闭燃气开关;二是开窗通风;三是注意不要开关电源;四是报请物业或燃气供应单位检查、维修。一旦发生燃气爆炸,一般都会伴有燃烧起火、建筑物开裂等次生危险,这时候要做的是:克制惊慌情绪,利用现场简易灭火器材,控制和扑救火灾,在家中可以浸湿被褥、衣物,捂盖灭火;要迅速关闭阀门,同时报警;在公共场所,现场工作人员要有序疏散被困人群;在火势失控情况下,不要贪恋财物,迅速逃生,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安全使用锦囊

居民家庭燃气灶具,在分类上十分精细。就燃气源种类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天然气灶具、液化石油气灶具、人工煤气灶具等;其功能又各有不同,可以是灶、气电两用灶具、烤箱灶、烘烤灶或是烘烤器和饭锅。灶具种类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应结合家庭能源类型,正确选用相对应的燃气灶具。在使用燃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这里提醒您:

定期清理燃气孔。燃气灶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掉落在燃气孔表面的污垢,防止堵塞燃气灶,从而影响燃气的正常流通,进而引发家庭火灾事故。

添加防火隔热层,拉开距离。燃气灶与可燃或难燃烧的墙壁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热措施;燃气灶的灶面边缘距木质家具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毫米。

燃火做饭寸步不离。厨房用火做饭时,您万不可长时间远离燃气灶。此时,当火苗意外熄灭,如若没有及时关闭燃气灶阀门,就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因此,当我们使用燃气灶具加热食物时,尽量做到寸步不离,小心看护。紧急情况下,出门时谨记带上房门钥匙,以防危险发生。(记者 王丽君)

编辑:QY001

相关新闻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