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一年打假70件仍入不敷出

2014-03-19 08:02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低保户一年打假70件仍入不敷出

丛李松,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名享受每月410元补贴的“低保户”,却热衷于打假维权。仅在2013年,丛李松参与近70起打假维权案件。
  作为一个享受政府最低保障的普通市民,是什么支撑他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地打假维权?“我不是每月还领取410块钱的低保金吗,拿了政府的钱我得帮政府做点事儿啊!”丛李松说这话时,一脸的真诚。
从搭帮打假到独立维权
  “你是哪儿的记者,叫什么名字,从工商局哪位工作人员处得到我的电话?”3月12日上午,记者第一次拨通丛李松电话时就被他质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丛接着解释:“记者同志您知道,我这人容易遭人报复。现在我确定你是记者了,那就来我家里聊聊吧。”
  丛李松的家位于城郊边界处的民生尚都小区,是哈尔滨市最大规模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小区。他的家是一套使用面积只有29平方米的两居室,其中一间被他自己称为“办公室”,其实这房间里仅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台打印机。
  丛李松的打假经历要从2009年说起。那年,他突然被检查出患有轻度脑梗塞,医生说这病主要是爱喝酒爱吃肉造成的,将来要注意饮食和保证入口食物的质量。听了这话,他开始留意身边假冒的食品药品,并在网络上大量发帖征集假冒伪劣商品的线索。
  在丛李松看来,自己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打假人,他只是在网上征集信息,联合职业打假人一起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开始的时候丛李松以职业打假人代理人的方式参与司法活动。如今获得假冒商线索之后,他已经能独立知假买假,然后索赔。
在败诉中学习如何取证
  仅在2013年,丛李松参与打假维权的案件就高达近70件。其中,多数案件赢了官司并获得了十倍赔偿。但丛李松没向记者炫耀成功案例,而是先讲了一桩败诉案件。
  2012年8月,他和朋友在哈尔滨香坊区一家大型商场内以27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桶橄榄油,随后发现该油是过期产品。因为多次要求香坊区工商局对超市进行处罚没有结果,丛李松和朋友一同将工商局告上法庭,指其不作为。工商局辩称,原告投诉之日起,工商局就已经进行登记受理,并多次调解,没有对商场进行处罚是因为原告提供的橄榄油与超市的批次不同,不具备立案条件。
  法院审理后,判决他们败诉,驳回了其诉讼请求。丛李松说,这次投诉有准备不充分的地方,只是带着过期的橄榄油和购物小票到工商局投诉。由于没有让工商局第一时间出现场确认,所以无法证实购买过程和过期油的真实来源。
  丛李松并没有因为输了官司而郁闷。相反,他也认为法院的判决是对的,必须从这起败诉案件中总结教训。此后,每次发现问题食品,他都当场给12315打电话投诉,要求工商局立即出现场处理,固定证据。
期盼职业打假人“下岗”
  丛李松对记者说,在不计其数的打假维权过程中,遭人谩骂、挨些拳脚都是有的,也有人指责他打假维权是为了赚钱、炒作。
  有没有从打假中发财呢?丛李松苦笑了一下说:“我的日子还是入不敷出。因为我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打假的对象都是一些廉价的食品药品。即使获得赔偿,数额也不大。”
  丛李松向记者介绍,一些知错就改的商家确实会主动支付一些赔偿,但很多案件的打假维权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调查、取证、核实、诉讼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丛李松的桌子上,摆着厚厚一摞行政处罚决定书和法院判决书。这些法律文书不仅是他多年来打假维权的心血和成果,在丛李松眼里,它们还是可资引用的案例。“有了判例就有打假的标准,我是在为后人打假铺路。”
  丛李松喜欢玩网游。望着电脑上天龙八部的屏保,他说:“我真希望能天天在家玩网游,希望那些民间的职业打假人都下岗。这个愿望实现了,说明市场上也就没有假货了。”

编辑:QY001

相关新闻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