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筑牢公众食品安全防线

2021-12-16 15:12 来源:51网 分享到:

杨诚波

有媒体记者近日在江苏无锡两家星巴克门店卧底调查时发现,两家门店使用过期食材,做成了多款畅销饮品并售出;主管、店员还“言传身教”篡改食材保质期、偷偷上架所谓“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等。星巴克属于咖啡行业的头部品牌,其官网声称在食品安全方面始终遵守企业“金标准”,此次却触碰食品安全红线,实属不该。

实际上,此次并非星巴克首次被指存在食安问题。有媒体通过天眼查发现,星巴克部分门店曾因食品问题被处罚。星巴克咖啡(深圳)有限公司盐田壹海城二分店因食品违法行为被警告;湖北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常德万达分店因经营过期食品被罚款。在投诉平台上,星巴克中国客户关怀中心曾多次收到消费者投诉,涉及星巴克三明治吃出异物、吃到发霉变质星巴克食品、星巴克使用脏杯等食安问题。

从各方报道中,笔者发现,此次食安问题的爆发,与星巴克在门店收益考核体系上的严厉有较大关系。在中国大陆,星巴克所有门店采用直营模式,对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指标。如果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安“金标准”,门店主管和店员的收入和前途等因与业绩挂钩将受到影响,报废过期食材,又会拉低门店绩效,这直接造成了部分门店员工在侥幸心理和利益的驱使下践踏食安底线。

企业考核门店盈利指标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谨守食品安全红线,这是所有餐饮企业必须遵守的铁律。否则,再多的盈利、再大的品牌影响力都将毫无意义,必将在一次次食安事件造成的危机中轰然倒塌。对头部企业来说,更应将自己放在公众的“放大镜”下,严格内部品质管控,在保证食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内部的考核指标开展企业活动,以实际行动取信消费者,才是做强做优企业的根本之道。

另一方面,近年来企业的违规行为不少是记者卧底、媒体曝光,然后监管部门跟进而被公众知晓,监管部门往往在事件已经爆出之后才被动介入,导致社会公众在对无良企业的行为愤怒之余,也对相关部门常规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因此,就需要监管部门更进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强加食安监管,只有及时发现、严厉查处,并适时发布相关情况,让公众的口碑形成对商业品牌的压力,倒逼企业严格执行食安标准。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收紧企业食安规范网络,才能防患于未然,真正筑牢公众食品安全防线。

编辑:KXL

相关新闻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